-
【幸福企業專欄】合作金庫:連續4年獲幸福...
銀行招考|2024/07/03
-
【幸福企業專欄】台灣企銀:生育補助第一
銀行招考|2024/07/02
-
【幸福企業專欄】兆豐銀行:金融業年薪冠軍
銀行招考|2024/07/01
-
【幸福企業專欄】華南銀行:員工平均滿意度...
銀行招考|2024/06/26
-
【幸福企業專欄】彰化銀行:百年經營金飯碗
銀行招考|2024/06/25
現金與應收帳款 (二)
作者:洪健凱圖片來源暫無說明

現金與應收帳款 (二)
應收項目
應收帳款
一、定義
企業對顧客或他人之貨幣、商品或勞務之請求權。
二、分類
(一) 營業活動所產生
1.應收帳款:
無正式債權憑證。
2.應收票據:
有正式債權憑證,分為附息與不附息。
(二) 非由營業活動所產生
1.主要營業活動以外之帳款,如應收租金、應收利息、應收關係人款項、應收保險賠償金、應收退
稅款等。
2.金額小者,併入其他應收款;金額大者,可單獨列示。
三、應收帳款認列
(一) 應收帳款成因與入帳
1.商業折扣:
大量折扣之價格,以折扣後的價格入帳。
2.現金折扣:
現金價之價格,例如: 2/10,n/30➔付款期限為 30 天,但若能夠提前在 10 天內完成付款者,
則可享有 2%之現金折扣優惠。
3.應收帳款入帳金額:
以商業折扣或現金折扣之金額入帳,若客戶未享有折扣者,則以其他收入項下之「客戶未享折
扣」入帳。
4.銷貨折扣之隱含利率:
以上述之 2/10,n/30 為例,隱含利率為:
2 365
───── × ───── = 37.25%
100-2 30-10
隱含利率之一般式:
r 365
─── × ──── ➔ r = 折扣率, 享有折扣之期限天數。
1-r 30-D
5.應收帳款須以按公平利率折算之現值入帳,若到期日不遠(一年內)者,則可忽略利息因素,直
接以到期時之金額入帳。
(二) 應收帳款評價—壞帳估計
因「直接沖銷法」不符合配合原則,並非一般公認會計原則所允許,故壞帳的估計,係採取「備
抵法」評估,意謂即使壞帳尚未發生,但已在銷貨年度先估計可能發生的壞帳金額成本與收入
配合,符合配合原則。
1.會計處理:
(1) 估計壞帳
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┬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
壞帳費用 XXX │ 備抵壞帳 XXX
(2) 確實出現壞帳
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┬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
備抵壞帳 XXX │ 應收帳款 XXX
(3) 沖銷後收回
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┬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
應收帳款 XXX │備抵壞帳 XXX
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┬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
現金 XXX │應收帳款 XXX
2.壞帳估計方法:
(1) 應收帳款餘額百分比法(資產負債表法)
期末應收帳款×壞帳率=期末備抵壞帳應有餘額
期末備抵壞帳應有餘額+或-調整前備抵壞帳餘額=壞帳費用
(2) 銷貨百分比法(損益表法)
賒銷淨額×壞帳率=當期壞帳費用
(3) 帳齡分析法
分析應收帳款中各客戶積欠帳款時間之長短,再依據各不同積欠期間,分別估計其中無法收
回之部份 (ex.30 天內為 2%,30~60 天為 5%,,60~120 天為 8%),將各組估計金額加總
後,即為期末應有之備抵壞帳餘額。
四、應收帳款之轉讓
將應收帳款債權,移轉給他人,以提前取得現金,主要分為無追索權及有追索權兩種(就企業之角度
論之)。
(一) 應收帳款買受人,有追索權
1.若應收帳款無法收回,則買受人得向當初應收帳款出售人追償。
2.歸類為「以應收帳款擔保借款」。
(二) 應收帳款買受人,無追索權
1.若應收帳款無法收回,則買受人不得向當初應收帳款出售人追償,壞帳風險由買受人自行承擔。
2.歸類為「應收帳款出售」。
3.未來發生相關之銷貨退回及折讓,應由出售帳款之公司負責追討。
應收票據
一、定義
因主要營業活動之賒銷商品或提供給客戶後,對客戶產生貨幣請求權,若該請求權有正式債權憑證
者,稱之為應收票據。
二、分類
(一) 附息票據
除票據本身支票面金額外,另附加發票日至付款日間之利息
➔付息票據=本金+利息。
(二) 不附息票據
除票據本身支票面金額外,不另附加發票日至付款日間之利息
➔利息內含。
三、應收票據評價
理論上,應收票據金額應以折算現值入帳,即未來可收到之本金及利息現值,但若為因營業活動所
收之一年內到期票據,則直接以面額入帳,不須計算現值。既然以現值入帳,則在進行應收票據評
價時,就會存在折溢價的考量。
(一) 溢價票據
票面利率>市場利率➔票據現值>票據面額。
(二) 平價票據
票面利率=市場利率➔票據現值=票據面額。
(三) 折價票據
票面利率<市場利率➔票據現值<票據面額。
● 補充說明
折價攤銷為利息收入/費用之加項,溢價攤銷為利息收入/費用之減項。
此外,折溢價攤銷之金額,隨著時間的增加而增加。
四、應收票據貼現
(一) 貼現息的計算
貼現息=到期值×貼現率×貼現期間
(二) 貼現日 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> 到期日
(三) 貼現金額
面額(票面金額)
+ 到期利息(面額×票據到期期間×票面利率)
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
到期值
- 貼現息(到期值×貼現率×貼現期間)
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
貼現金額(貼現可得現金)
(四) 帳面價值=面額+已累計應計利息
(五) 貼現損益=貼現金額-帳面價值
金融銀行考試資訊》
優惠資訊》
加入FB粉絲團》金融銀行專業教室
暫無討論 |
百科問與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