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高普考科目刪減對照表(113新制)
高普初、地特|2024/08/09
-
公務員口試有哪些?
高普初、地特|2024/03/20
-
公務人員-─-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轉任篇
高普初、地特|2024/01/26
-
公務人員-─-辭職再任人員篇
高普初、地特|2024/01/25
-
公務人員-─-介調人員篇
高普初、地特|2024/01/24
行政罰之判斷-立法理由明文排除之三種非行政罰情形
作者:李由圖片來源暫無說明
行政罰之判斷-立法理由明文排除之三種非行政罰情形
A. 單純命除去違法狀態之處分
處分係命除去違法狀態或停止違法行為者,因與行政罰之裁罰性不符,非屬裁罰性之不利處分。
B. 撤銷或廢止處分須視其原因而定,未必皆為行政罰
(A) 行政機關對違法授益行政處分之撤銷及合法授益行政處分之廢止,是否屬本法所規範之裁罰性之不利處分,
而有本法規定之適用,應視其撤銷或廢止之原因及適用之法規而定,未可一概而論。
(B) 例如證券交易法第59條第1項規定:「證券商自受領證券業務特許證照,或其分支機構經許可並登記後,
於三個月內未開始營業,或雖已開業而自行停止營業連續三個月以上時,主管機關得撤銷其特許或許可。」
此處所謂「撤銷」,即不屬本法所規範的裁罰性之不利處分。
C. 保全處分
依稅捐稽徵法第24條規定所為限制納稅義務人之財產不得移轉或設定他項權利、限制其減資或註銷登記及限制出境之處分,及依海洋污染防治法第35條規定所為限制船舶及相關船員離境之處分,均屬保全措施,不具裁罰性,亦非屬「裁罰性之不利處分」
[三民輔考-行政法(概要)完全攻略]
暫無討論 |
百科問與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