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高普考科目刪減對照表(113新制)
高普初、地特|2024/08/09
-
公務員口試有哪些?
高普初、地特|2024/03/20
-
公務人員-─-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轉任篇
高普初、地特|2024/01/26
-
公務人員-─-辭職再任人員篇
高普初、地特|2024/01/25
-
公務人員-─-介調人員篇
高普初、地特|2024/01/24
生態系統理論
作者:唐恩圖片來源暫無說明
生態系統理論
(一)源起:
1. 從「開放系統」理論演化而來。
2.制度移植受到強烈的質疑→俗諺:「橘逾淮為枳」,意指外國實施成效卓越的制度未必能引進我國,說明制度須自然長成,不能生硬移植,否則將會水土不服,終告失敗。
(二)代表人物:
1.雷格斯(F.W. Riggs)→行政生態理論的集大成者。
2.高斯(J.M. Gaus)→使用生態觀點來研究政府行政現象的第一人。
(三)重要著作:
1.雷格斯→「行政生態學」及「開發中國家之行政:稜柱社會的理論」。
2.高斯→「政府生態學」。
(四)重要主張:
1.雷格斯提出著名的「鎔合模式」、「稜柱模式」及「繞射模式」的理論來說明行政生態理論。
2.其中以稜柱社會理論來形容「開發中國家」行政特質。
3.雷格斯認為開發中國家行政制度的特質如下:
(1).形式主義→制度所規範的行為是一回事,實際作為又是另一回事,兩者完全脫節。
(2).多元價值規範→不同的社會團體會各自表現出其行為形態和價值體系。
(3).重疊性→在過渡社會中,許多傳統社會中的組織尚未完全放棄,新的社會組織又相繼出來,造成組織結構的重疊性。
(4).異質性→在同一時間、同一地區內並存著許多極不調和的現象。
【三民輔考-行政學完全攻略】
暫無討論 |
百科問與答